感覺身體夯夯的,懷疑自己是不是發燒了?正確量測體溫是判斷健康狀況的第一步,但您知道嗎?不同的測量部位和體溫計,不僅使用方法各異,連「正常體溫」的標準也大不相同!
市面上的電子體溫計、耳溫槍、額溫槍該怎麼選?肛溫、口溫、腋溫哪個最準?這篇文章將帶您從頭了解 如何正確量體溫,提供您最完整詳盡的教學,讓您一次搞懂所有疑問,不再對著體溫計上的數字感到困惑。
一、量體溫前必看:不同測量部位比一比
人體的溫度會因測量位置而異,並沒有一個絕對的「常溫」。一般來說,越接近身體核心的溫度越穩定、也越有參考價值。以下我們將各種測量方式的優缺點與正常範圍整理成表格,讓您一目了然。
測量部位 | 正常體溫範圍 | 準確度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肛溫 | 36.6 °C ~ 38.0 °C | ★★★★★ | 最接近人體核心溫度,結果最準確可靠。 | 侵入式測量,舒適度較低,操作較不便。 |
耳溫 | 35.5 °C ~ 37.7 °C | ★★★★☆ | 快速(僅需1秒)、方便,準確度高。 | 需正確置入耳道才能測得準確數值,耳垢過多會影響結果。 |
口溫 (舌下) | 35.5 °C ~ 37.5 °C | ★★★☆☆ | 方便、非侵入性。 | 測量前若有進食、喝冷熱飲或用嘴呼吸會影響準確度。 |
額溫 | 35.4 °C ~ 37.4 °C | ★★☆☆☆ | 最快速、最舒適,非接觸式測量最安全衛生。 | 容易受環境溫度、流汗、瀏海等因素影響,準確度較低。 |
腋溫 | 34.7 °C ~ 37.3 °C | ★★☆☆☆ | 安全、方便。 | 測量時間長,容易受汗水與夾是否夠緊影響,準確度最低。 |
重點結論: 以準確度來說,肛溫 > 耳溫 > 口溫 > 額溫 / 腋溫。肛溫是醫學上公認最準確的標準,但居家護理通常會選擇兼具準確與方便性的耳溫或口溫。
二、如何選擇與正確使用體溫計?
選擇合適的產品並正確操作,是測得準確體溫的關鍵。
1. 電子體溫計
適用於肛溫、口溫、腋溫測量,是用途最多元的體溫計。
-
肛溫測量:
-
在體溫計尖端塗抹凡士林等潤滑劑。
-
讓嬰幼兒俯臥,或成人側躺並將膝蓋彎曲。
-
將體溫計輕輕插入肛門約 1.5 至 2.5 公分。
-
待測量完成發出提示聲後取出讀取數值。
-
-
口溫測量 (建議舌下溫):
-
測量前15分鐘,請勿飲食或喝水。
-
將體溫計的測溫頭放置於舌頭底下,並緊閉嘴唇。
-
用鼻子正常呼吸,待提示聲響起後讀取數值。
-
-
腋溫測量:
-
將腋窩汗水擦乾。
-
將體溫計的測溫頭置於腋窩最頂端。
-
手臂緊緊夾住,使體溫計與皮膚完全接觸,避免滑動。
-
待提示聲響起後讀取數值。由於測量時間較長,務必夾緊。
-
2. 耳溫槍
耳溫槍是透過紅外線感測器測量耳膜溫度,快速又方便,是目前家庭最普及的選擇。
-
正確用法:
-
務必裝上乾淨專用的耳套,避免交叉感染與測量誤差。
-
拉耳朵是關鍵! 為讓耳道變直,成人與大童需將耳朵「向上向後」拉;嬰幼兒則是將耳朵「向後」拉。
-
將測溫頭輕輕放入耳道,並確保與耳道密合。
-
按下測量鍵,約一秒鐘即可讀取數值。
-
3. 額溫槍
額溫槍主打非接觸、最舒適,適合在需要快速篩檢或不便打擾(如嬰兒睡覺時)的情況下使用。
-
正確用法:
-
保持額頭乾燥,若有流汗需擦乾,並將瀏海撥開。
-
將額溫槍對準眉心上方約 2-5 公分處。
-
按下測量鍵,即可獲得讀數。
-
注意:額溫槍容易受環境溫度影響,建議在室內恆溫處測量。
-
三、體溫幾度算發燒?
一般而言,當身體的核心溫度(以肛溫或耳溫為準)超過 38.0 °C 時,就定義為「發燒」。若使用其他方式測量,參考標準如下:
-
口溫: 超過 37.5°C
-
腋溫: 超過 37.0°C
-
額溫: 由於變數多,通常參考各廠牌說明書,但一般超過 37.5°C 就需多加留意。
四、提升測量準確度的注意事項
高品質的溫度計出廠時都有嚴格的品管,準確度通常在 ±0.1°C。當您覺得測量不準時,可能並非儀器故障,而是受到以下因素影響:
-
生理因素: 運動後、剛吃完飯、情緒激動或女性排卵期,體溫都會略微升高。
-
環境因素: 剛從戶外炎熱或寒冷的環境進到室內,應休息15-20分鐘再測量。
-
操作因素: 是否詳閱說明書?耳溫槍耳道拉直了嗎?腋溫計夾緊了嗎?這些都是影響準確的關鍵。
總結來說, 了解不同測量方式的基準與限制,並選擇適合的工具正確操作,才能得到有參考價值的體溫數據。下次量體溫前,不妨參考本篇指南,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做好第一線把關!